幽門螺旋桿菌常見問題解答,這9點必須了解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外出就餐的機會越來越多,胃腸道疾病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幽門螺旋桿菌作為胃的一種感染性疾病,全球感染率高達50%,也就是說兩個人中就有一個是感染者。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胃鏡檢查的逐漸普及,幽門螺旋桿菌的檢出率也逐漸增高。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1.什么是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簡稱HP(Helicobocton Pyloni),此種菌類是由瑞典學者首先從人胃粘膜標本培養中發現的革蘭氏陰性螺旋桿菌,菌體呈弧形、S形或螺旋形,有鞭毛,運動活潑,無芽胞。生長在微氧環境,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陽性,有光滑的細胞壁及1-5根鞭毛,后者套入鞘內且末端呈球狀。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幽門螺旋桿菌收錄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
2.幽門螺旋桿菌有什么危害?
幽門螺旋桿菌的致病性與它產生的毒素、有毒性作用的酶破壞胃黏膜和促使機體產生炎癥和免疫反應等因素有關。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可引發炎癥和免疫反應,在其感染的胃黏膜中可見細胞變性、壞死和炎細胞浸潤破壞胃粘膜,使胃酸腐蝕正常組織,引起胃炎、潰瘍等,潰瘍經久不愈,潰瘍長期存在容易穿孔,細胞異生,癌變。
3.幽門螺旋桿菌會傳染嗎?
會傳染。幽門螺旋桿菌疾病是后天傳染的,其傳播方式主要是口口、糞口傳播。也就是說共同用餐的過程中可能會被傳染,當然使用公筷,是外出共餐避免感染的有效手段。
4.感染幽門螺旋桿菌一定會致癌嗎?
感染幽門螺旋桿菌可能會使正常胃黏膜發展成淺表性胃炎,到萎縮性胃炎,到腸上皮化生,到非典型增生,再到胃癌,這一過程需要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需要注意的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會導致胃癌的發病升高,并不是一定會導致胃癌。
5.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有什么癥狀?
患者可出現慢性上腹疼痛、不適感、飽脹、噯氣等消化道癥狀。如癥狀進行性加重,可能引起胃部其他疾病。
6.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需要做什么檢查?
碳14呼氣試驗,或者胃鏡檢查。前者只需要用嘴吹氣即可。后者是一項操作檢查,如對胃鏡有恐懼,可做無痛胃鏡。
7.感染幽門螺旋桿菌需要治療嗎?
14歲以下兒童不建議治療,也就是說14歲以下人群不需檢測幽門螺旋桿菌。其他人群需要治療,常用的治療方案如下圖,一般用藥療程為2周,用藥時需至醫院就診,詳情需詢問醫師,既往有藥物過敏史者,需提前告知醫師。對于根治困難者,有條件的情況下可進行細菌培養和抗生素藥敏試驗指導用藥。
8.治療后如何復查?
可行碳14吹氣試驗,檢測前停用各類抗生素、鉍劑、抗菌藥等至少4周,若患者存在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時,可能會導致假陰性,建議待出血好轉后再復查;也可行胃鏡檢查,但若僅為復查幽門螺旋桿菌時不建議使用。
09.如何預防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日常預防
做到飯前、便后要洗手,盡量吃經過高溫加熱的熟食,生吃瓜果蔬菜時洗凈、去皮。
注意口腔衛生:提倡餐后刷牙漱口、定期更換牙刷,定期消毒杯具。
定期體檢:已有家庭成員感染的,與其生活在一起的其他成員陽性率很高,應及早防治。
感染者積極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有家族聚集現象,所以感染者需積極治療,避免感染其他人。
飲食預防
分餐、公筷:集體用餐時提倡分餐制、公筷制,餐具注意消毒,避免接觸感染。杜絕家長將食物嚼碎后喂給寶寶。
避免吸煙、飲酒,不吃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飲食要營養豐富,細嚼慢咽。
杜絕吃生肉。